源於傳統疝氣修補手術並加以改良,應用顯微手術技巧進行手術。採平躺姿勢,於腹股溝處施行局部麻醉,完成皮下組織注射術、”殖股神經分枝阻斷術”及”胯鼠蹊神經阻斷術”。手術時在腹股溝外環上方皮膚適當位置,平行藍格線(Langer’s line)切出一道斜橫向、與其下真皮內膠原纖維排列方向一致的小傷口,以降低術後疤痕組織增生機率。保留表淺較明顯的血管及神經,小心游離傷口內面組織,通過筋膜層後,分離出精索並將精索外翻。
小孩腹股溝疝氣幾乎都是間接型疝氣,在治療上較直接型疝氣單純,但是因為疝氣囊壁薄弱,分離囊壁時需謹慎小心,避免囊壁破裂(圖一)。在精索上仔細游離疝氣囊袋後,於靠近腹腔出口側將管狀通道綁紮起來,切除疝氣囊袋即可,不需修補腹壁(腹股溝後壁),鮮少復發(圖二)。
圖一:A. 成人腹股溝疝氣手術方式,先切開腹外斜肌腱膜,分離出包括輸精管在內的精索,找出疝氣囊袋。B.已分離出的疝氣囊袋(間接型疝氣)。
圖二: A. 剝離出疝氣囊袋並將其綁紮,同時剪除多餘的疝氣囊袋部分,修復間接型疝氣。B.薄弱膨出區域需以人工網膜補強。
成人腹股溝疝氣可能合併有間接型疝氣及直接型疝氣,手術方式除了剝離疝氣囊袋外,如果腹壁(腹股溝後壁)薄弱(圖二),則需同時以人工網膜修補,強化腹壁韌度(圖三)。這是近年來發展的人工網膜無張力性疝氣修補手術,可降低縫補處的張力,減少術後的疼痛及復發率(約1-5%),較傳統手術的復發率(10-15%)低。
圖三: A. 以人工網膜修補腹壁薄弱膨出區域,強化腹壁韌度且降低縫補處的張力,減少術後疼痛及復發率,修復直接型疝氣。B. 保留胯鼠蹊神經!人工網膜修補後,將胯鼠蹊神經復位,減少術後併發症。
手術過程中需保護胯鼠蹊神經,避免損傷(圖三A)。如遇小出血點,不使用電燒止血,而採用微細縫線綁紮止血。最後將胯鼠蹊神經復位(圖三B),翻出的精索也歸於原位,以可吸收細縫線逐層縫合皮下組織及皮膚傷口,紗布覆蓋傷口完成手術。
精細的手術只移除疝氣囊袋,可保留最多的皮下組織,避免傷害其他的組織、血管及神經,出血量極稀少。由於傷口附近有血管和神經,手術時使用電燒止血可能傷害到緊鄰的血管、神經或周圍組織,造成神經感覺異常、麻木感、局部缺血壞死或傷口癒合不良。
許多醫學文獻報告都指出,使用電燒止血時,局部組織遭到破壞,止血燒焦的地方無血液循環,對細菌的抵抗力下降,將增加傷口發炎感染的機率;即使沒有發炎感染,也易影響傷口癒合。
顯微疝氣修補手術完全不需使用電燒止血,神經血管等組織破壞最少,出血極微量,這是最安全、後遺症最少的方法。
不僅顯微疝氣修補手術,我們執行其餘相關手術,包括治療精索靜脈曲張的顯微低位靜脈結紮手術、顯微包皮環切手術、陰莖靜脈截除手術、陰莖彎曲矯正手術、人工陰莖植入手術等,都依此原則進行,將併發症發生的機率降至最低。
- 創新的雙重局部麻醉有效時間長,可持續到術後數小時。
- 應用顯微手術技巧進行手術,時間大約1-2小時。
- 平行藍格線的小傷口,降低術後疤痕組織增生機率。
- 神經血管等組織破壞最少,保留正常組織結構。
- 出血極微量,不使用電燒止血。
- 手術切口平坦整齊,傷口癒合平整美觀。
- 減少疝氣膨出造成的下腹疼痛不適。
- 需於門診先經醫師術前評估,是否合適接受顯微疝氣修補手術。
- 採用創新的雙重局部麻醉方法,有效麻醉時間約4~6小時,手術過程不會疼痛,可持續到術後數小時,術後即可返家,不需住院。麻醉藥效過了之後,手術傷口難免感覺疼痛不適,術後開始按時服用消炎止痛藥,可減少術後疼痛感,適度減緩傷口疼痛的不適感。術後第一天晚上睡眠中牽扯到傷口較不舒服,通常隔天之後就漸入佳境,慢慢不痛。
- 吸菸或二手菸將會影響傷口癒合及組織復原,應極力避免。
- 手術後偶有傷口輕微滲血、龜頭腹側或皮下淤青、包皮水腫等情形,通常會逐漸消退自行緩解。
- 手術後7日內傷口需保持乾燥,勿碰水弄溼。手術後2至3日回門診換藥、檢查傷口;手術後6至7日再回門診換藥、檢查傷口癒合及復原情形。傷口用可吸收線縫合,一週後縫線會逐漸脫落。如無特殊情況,之後通常不需要再換藥、拆線及覆蓋無菌紗布,可沐浴淋濕。術後10日可開始浸泡溫水澡。
- 預防便秘!請多喝開水、多吃蔬菜、水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。
- 手術後2天可以逐漸從事輕便工作或其他日常輕度活動。但是二個月內要避免腹部用力的動作,如咳嗽、哭鬧、蹲姿、用力解便或提重物等,而且於此期間需避免劇烈運動。
- 手術傷口及組織要恢復到如其他正常組織般,約需3-6個月。術後至少一個月,才可以嘗試恢復正常的性生活。如有慢性疾病(例如糖尿病),可能需要更久的恢復期,需要複診再評估。
- 手術不會影響其他生理功能或身體健康,包括陰莖長度、睪丸功能、射精功能、精液量、精蟲品質。手術前狀況有就有、沒有就沒有,不會因為手術而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