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tal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 (TEP) vs.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approach (TAPP)
腹股溝(鼠蹊)疝氣,俗稱「脫腸」。最常見的症狀是腹股溝處有鼓漲感、隱隱痛覺或是明顯的腫塊突出。通常發生在久站、腹部用力咳嗽、用力排便或搬重物時。發生的原因多因先天疝氣囊袋未完全閉合(間接型腹股溝疝氣),或是腹壁肌肉及腹股溝內環老化變薄鬆弛(直接型腹股溝疝氣),以致腹腔內容物(例如小腸或網膜)鼓出,有時甚至會掉到陰囊內。大部分的疝氣在平躺休息後會消失,或是可以用手把突出的腫塊推回腹腔。但若腹腔內容物反覆進出疝氣囊袋,長期下來容易產生沾黏,平時也易有腹脹與消化不良的不適感。若是腹腔內容物卡在疝氣囊袋中會造成絞塞,嚴重時會因缺血而壞死,必須緊急手術,否則會有生命的危險。
腹股溝疝氣修補手術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手術,手術是治癒疝氣唯一的方法,但最有效的手術方式仍存在爭議。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有二,傳統疝氣修補手術及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。兩者原理皆是將腹腔內容物復位、切除疝氣囊袋、最後將人工網膜覆蓋在腹壁鬆弛處。傳統疝氣修補手術通常採用半身麻醉,會在鼠蹊部開一個約3到
近年來,隨著腹腔鏡器械的改良及手術技術的精進,腹腔鏡手術已漸獲認同為一優良的手術方法,已廣泛運用在疝氣治療上。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過程中採全身麻醉。手術時操作孔洞的位置,可以安排在肚臍下至恥骨間,劃三個大小約0.5至
一、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: Total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 (TEP)
二、經腹腔腹膜前疝氣修補手術: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approach (TAPP)
通常手術時間約在一個半小時內。病患第一天住院做術前準備,手術後隔天出院返家。與傳統疝氣修補手術相比較,腹腔鏡手術有傷口小,較少傷口疤痕增生影響美觀、相對疼痛較少、復原較快、復發比率較低等優點。相較於傳統手術,腹腔鏡手術的優點較多,故目前醫療趨勢及病人的選擇都漸以腹腔鏡手術為主。
腹股溝疝氣一般雖非急重症,但仍有難以預料的突發情形,若有症狀仍建議儘早治療;而近年來腹腔鏡手術的進步,恰能提供疝氣病患不同於傳統疝氣手術的另類手術選擇。